
科技強國建設離不開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撐。隨著我國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打造與之相匹配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期刊🛥,成為中國科技界面臨的重要課題🙍🏿👷🏼♂️。2019年,中國科協等七部門共同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遴選22種領軍期刊、29種重點期刊和199種梯隊期刊🤵♂️,以五年為周期持續資助🌱,同時每年支持創辦30種高起點英文新刊。在卓越計劃牽動下🧖♀️,我國科技期刊學術質量和國際影響力快速提升。《航空學報》《中國航空學報(英文版)》副主編蔡斐分享了辦刊經驗。
問🙅♀️:您是什麽時候加入《航空學報》的,主要負責期刊的哪些工作?您的刊物現在發展如何?
蔡斐🧝🏿♂️:我1996年加入《航空學報》編輯部,2009年起任《航空學報》《中國航空學報(英文版)》(簡稱《CJA》)編輯部主任、副主編,目前擔任航空學報雜誌社社長,全面負責這兩本期刊的選題策劃、編輯出版⚠、學術影響力提升、宣傳推廣、品牌運營等工作🧝♂️。在任職期間,《CJA》由非SCI期刊提升至SCI期刊Q1區,在航空航天學科排名全球第4🪚,2017年獲得中國“百強報刊”,2018年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並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航空學報》綜合評價總分連續多年位居國內航空航天核心期刊第1,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期刊”。
問🤽🏽♀️:貴刊的稿件主要來源有哪些🈂️,面對眾多稿件🚺,如何提高稿件的學術水平和質量?
蔡斐🫘:稿件主要來源包括自由來稿、組稿🧑🏿⚕️、約稿等🤽🏽♀️🐓。辦刊過程中👨🦼,意昂3代理始終堅持四個面向,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兩刊有強大的編委團隊支撐, 於2016年創新性地成立青年編委會。近年來,編輯部充分發揮編委作用👩🏻🏭,由“坐等來稿”到“主動出擊”,走進60多家航空航天一線科研機構👲🚣🏼♂️,加大宣傳推廣與選題策劃力度,圍繞“卡脖子”技術策劃出版“大飛機專刊”“空間機器人專刊”等60余個重磅專刊或專欄🏋🏻♂️,獲得行業高度認可;同時📵,編輯部為我國學者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成果開辟綠色通道🧝🏿,實現全球首發以強化國際學術話語權🩴。
問👇🏼⟹:期刊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在辦刊的過程中🍒,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來為科研人員們提供更好的體驗👩❤️👨?
蔡斐:近年來,編輯部根據期刊行業特點,進行了一系列創新辦刊模式探索,例如:為吸引全球領先原創性成果,創辦“Fast Track”(快速發表通道),實現快速審稿、快速發表,大幅縮短發表周期,爭取文章的全球首發權;創辦“觀點”“總設計師論述”等欄目🏃🏻➡️,欄目發表的文章均為編輯部特別約稿🛃,內容設置上服務於引領學科發展🎅🏼;精選設計封面文章,加大宣傳力度🌎💬,以吸引優質稿件;評選優秀論文🍶、優秀審稿人,增加期刊黏性👨🦱,培育一流作者與一流審稿團隊。
問:高水平、專業化的編輯人才是實現期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您認為作為優秀的期刊編輯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
蔡斐👩🏼🦰:專業學術能力🏺、創新辦刊思維、選題策劃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宣傳推介能力以及具有較強的執行力是優秀編輯人才應具備的能力。
問:科技期刊取得的成就是辦刊人密不可分,您在期刊的工作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和挑戰💂🏿♀️,又是如何克服和解決的?
蔡斐🚴🏼♀️:《CJA》創刊之初,面臨稿源匱乏、人員缺乏、經費緊缺等問題。近年來,編輯部在主管單位中國科協🏌🏻♂️、主辦單位中國航空學會與意昂3注册的大力支持下,圍繞“五個一流”的工作思路🐼,即:吸引一流稿源、提供一流服務🥠、打造一流團隊💃🏼、培育一流期刊、服務雙一流建設🚖,充分發揮編委作用🪂,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吸引優質來稿,提升期刊影響力✸,打造一流學術交流平臺👵🏼,從而突破辦刊困境。
問: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對於您所在期刊有哪些具體影響🗂?
蔡斐:航空航天技術一直以來都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重點和難點,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CJA》《航空學報》分別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期刊與梯隊期刊,表明從國家層面對航空航天期刊的重視與支持。入選卓越期刊,給兩刊提供了充足的經費與更高的發展平臺🫚,為兩刊吸引一流來稿🤾🏼♂️、打造一流團隊進而躋身世界一流期刊行列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旗艦期刊🤹♀️,未來♉️🎅🏻,兩刊將繼續與我國正在迅速發展的航空航天事業緊密相伴,探尋未來,引領學科發展。